文字能夠承載某種類型的訊息,圖畫能夠承載另一種,連續性的圖畫還能表現出時間軸,因此漫畫一直是一種讓資訊吸收變得豐富有趣、有效率的方式。就能夠印刷傳播的媒材而言,漫畫有著這種一加一大於二的精彩表現空間,能夠很快勾起讀者的共鳴、吸引注意力。不過,就引發共鳴而言,歐漫相對不容易做到,也是因為文化隔閡的關係──我曾經把《Dior:穿迪奧的女孩》送給一位臺灣插畫家,他笑著跟我說,這些「娃娃」他看不慣,他覺得很「醜」。這讓我想起早年少有跨國往來的時候,每個國家的人看見「外國人」也是覺得「看不習慣」、「好醜」。然而交流頻繁之後,也漸漸開始欣賞不同的美,理解彼此的美學脈絡和思維,成為更有眼界、見識多廣的人。
《Dior:穿迪奧的女孩》內頁圖/積木文化出版
眼界愈開廣,文明程度就愈高,文化活動愈豐富,人們的幸福感來源就多元,這是已能夠從歷史上看見的事實。我們起先以為網路會加速這種開眼界的過程,並且降低開眼界的門檻,然而,時間也證明了網路的發展似乎不如預期──為了更加為商業活動所利用,網路從類似很方便的圖書館,變得更像商店或甚至是廣告臺了,而且還是以大數據為使用者「量身窄化」過的,這使得我們在自己有限的閱聽慣性中愈陷愈深,反而變得比以前更為封閉。在出版業工作以來,對這樣的現象更加有感:讀者的喜好變單一了,腦波也更弱,總是被同樣的情緒召喚,而試著展現不同聲音、不同面貌的作品,則愈來愈難被看見。
對於本來就冷門的歐漫來說,這一切使得推廣難上加難。從大辣、時報開始,一直到我曾經工作的積木以及同集團的臉譜等等,臺灣引進各式各樣題材的歐漫並推廣,大約已有二十多年,許多都是國外的經典,例如法國漫畫家Moebius、比利時漫畫家Francois Schuiten、義大利漫畫家Hugo Pratt的作品,或是有趣極了的現代漫畫家的作品,還有社會大眾平日很關切的議題,如環保、飲食、時尚。不過,別說讀者,就算是在出版界工作的人,在忙碌生活以及稍前說的閱聽慣性使然之下,若非主動積極,平常也很難動念去購買超出自己閱讀習慣的書籍,除非是逛實體書店的時候。
尚·吉侯,筆名墨必斯。攝於展覽 “Moebius-Transe-Forme” (2001)/Courtesy Fondation Cartier pour l'art contemporain.